close

graduation.jpg 

 

這本書七月中看了一次,那時看的時候,身心都有點昏昏欲睡的感覺。八月中又看了一次,覺得愈來愈舒服自在。八月底開始在讀書會中有老師帶領與導讀又念了一次。想想或許是時候,來寫這本書的心得。就來了。

這本書的基礎是「奇蹟課程」,有此基礎再讀《人生畢業禮》比較能理解,如果你想要理解。如果不想思考也不在意理解與否,就直接依照《人》書中的直接連結與隨時傾聽,便能活出真知的你。

《奇蹟課程》的架構是

「上主沒有創造世界,上主只有創造一個完美清白的上主之子。這世界是一場夢境,小我(ego)與你在秘密協定下營造出來的惡夢,你自以為離開上主出去玩,上主會懲罰你審判你,於是帶著內疚與罪惡感,你將這些罪咎投射在外在世界,營造一個充滿攻擊與憎恨的世界,然後自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不可能得救。其實,這只是夢境,你只是夢到離開天鄉,這世界不存在,更也沒有發生任何災厄或苦難。」;

「上主不知道你在做夢。祂創造了一個完美的天國實相,上主本來如是。上主不知道你的夢,也不在乎你的夢。上主是愛。永遠愛著你,你的實相一直都在平安的天鄉中。」;

「在此世界的夢境中,聖靈(耶穌)提供我們一座橋,與上主合一。耶穌曾經進入這個世界,祂知道小我的一切操作,只要你決心與聖靈同行,讓聖靈決定,祂會用寬恕(正見)與聖愛化解一切。」;

「透過弟兄,你得以練習寬恕因而成長,可以將世界變成一場幸福的美夢。因為你的心態是因,世界只是果,世界只是你選擇如何去看的見證。」;

「小我否決無條件的愛,小我害怕救恩而把天國描述為無聊與重覆,小我用各種思想情緒的自我成就讓你覺得自己是特殊的能幹的。小我實則無力虛幻。你只要決定傾聽聖靈,就能化解小我,活在真知中。只有兩個選擇:真知、正見(聖靈)妄見(小我),只能選擇一個。因為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體系。沒有片面的瘋狂,也沒有片面的寬恕。」

 

大概是這樣。若有補充,之後想到再說。

 

若水在《人生畢業禮》的跋中,提到「奇蹟課程是看見弟兄純潔無罪的神聖本質,你便能寬恕,因為一切根本沒有發生,何必為了不存在的事情煩惱生氣發愁」。她提到「人生畢業禮則是要傾聽聖靈,隨時與聖靈連結,臣服於愛,放下執著、放下期待、放下控制,在日常生活時活在真知中,定期與聖靈會晤,不要執著於你營造出來的世界,不管是美夢或惡夢,都回到真知的天鄉中吧。」

這是兩個層次。用了一個比喻來說明,奇蹟課程為小雞在蛋殼中時的滋養成分,藉由練習寬恕小雞逐漸長大強壯,就可以破殼進入完全的真知狀態。一切都操之在你。聖靈只能在殼外為你加油,你需要自己啄出洞來,需要你踏出這一步。只要你踏出這一步,剩下的就是聖靈的任務了。奇蹟課程與人生畢業禮都一再提到「願心」的重要。你是上主之子。你有創造的能力也有選擇的自由,只有當你主動選擇聖靈,聖靈才會提供協助。

 

接下來是對於每一節的重點提示與摘句:(感謝讀書會,感謝聖靈,感謝我自己。我祝福了世界,因此世界也祝福了我。)

(一)1991.1.4(連結)

「強調連結的重要性。定期與聖靈會晤。放下過去學到的一切思想。」

「畢業,是由思考生命轉變為『活出真實的生命』」

「你總是渴望真知的。」

「在你與聖靈連結時,你就是你的真我,就是真知狀態。」

「那忙著思考、盤算、判斷,你稱之為保羅的你,只是你虛構出來的老搭檔,一種自我感。」

 

(二)1991.1.5(做中學、安住於當下、放下期待)

「任何狀態都能聆聽聖靈。」

「真知狀態,生命本體的平安,圓滿一致且一貫,那才是你,那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張著眼睛保持覺知的「皈心狀態」(專注於真知,與聖靈連結)」

「你能以皈心狀態活在世界上。」

「只需要邀請真知現身,便能活在平安中。」

「安住於當下,隨時待命,放下期待。」

 

(三)1991.1.14(保持傾聽、小我與真我的自我認同落差產生的壓力)

「傾聽、不思不想,卻保有覺知。」

「真正的你比小我更宏大,你必須接納它。」

「小我與真我的自我認同落差產生的壓力:在小我的世界裡,內在是思想情緒的自我感,通靈時的聖靈是外來的,比我更偉大。然而,真相是你的內在是宏大的自性,你與聖靈是弟兄關係,是平等的。而小我的自我感只是你投射於世界的外來搭檔。

「人生美夢只是提供你過渡的墊腳石,並非安身立命之處。」

「你需要全面覺知你是我的弟兄,那才是真真實實的你。」

 

(四)1991.1.15(重要的是連結此動作本身,而非連結的內容。)

「聖靈一直在致力我們的覺醒,治癒我們過去錯誤的自我認同。」

「在夢境中的人必須主動伸出手來。一切操之於你。」

「思考,受陷於過去,缺乏原創性,只是一種習慣,只會鞏固舊有的概念與恐懼。」

「隨時連結,避免思考。」

「構成你我橋樑的,並非說出的內容,而是我們的「連結」本身。」

「這種主動連線的狀態,才是你的自然狀態,你絕對有能力承受更久的時間。」

「你的小我在連結之間的空隙,會想要退縮到私密的自我感。你的抽身並沒有掙脫我對你的擁抱,你退縮到你的私密中,你只是把自己關在門內而已。這是畫地為牢,並不會帶給你安全感。」

 

《無條件的愛》(Paul Ferrini)在第二十七章〈小我之死〉,有更淺顯地說明「人生畢業禮」的觀點。

小我喜歡分裂,然後去征服他人,要別人贊同自己的想法,打擊差異,要比較出個高低優劣來。

無條件的愛作者說「我們最好著眼於與別人相通之處,而非分歧點。唯有看到相通之處,我們才會尊重彼此的差異。」,「永遠要給對方表現差異的空間,這樣,才能確保你們的親密關係」。「允許差異的存在,接受你的現狀,也接受他的現狀,如此,你和他才能活得安心自在。」

小我只是一個呼求愛的小孩。「我們必須教導小我看出它是有愛的,然而,這一課題會直接威脅到小我的存在,因為小我一旦認出自己的愛,就不再是小我了,它搖身一變,成了愛的化身。」

當小我的各種身份、名目、角色都消失後,你就覺悟了。「永恆無限的大我,必須等到無常而有限的小我死亡之後,才有機會現身。」

「死亡遲早會來臨,不論以何種形式出現,也許是身體的死亡,也許是心靈的覺醒。因為覺醒本身,就是「大死一番」。覺醒之後,不管是哪一種方式,你都能活在當下。」

「死亡有如一門覺醒的速成課程。但這並不表示每個死亡的人都會覺醒,只是說他們上過一堂死亡的課程而已。若能從這一門功課畢業,無論最後被送到哪裡去,都會活得心安理得。往何處去,已不再重要,因為你已無須證明什麼了,你的出現,純粹是為了幫忙。」

對你,對你的小我而言,「死亡這門課一點都不好玩」,只因你心裡多多少少依然執著於某種存在的名分。

「你在世所經歷的一切,不過是為了幫你學習信任自己、信任弟兄、信任上天而已。在覺醒的最後一刻,也就是你能全然交託之時,這三種交託便融合為真實的你了。」

 

《零極限》書中也有提到最終的真相:「當你放下小我和小我的欲望,你就允許某種更好的事物來引領你:神性」(頁248)。(這次是第三次閱讀零極限,有愈來愈深入核心了。喔呴呴。)

藍博士說你只能選擇「靈感」或是「記憶」來過生活。你的意識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那些思想與故事的記憶只能在意識層面盡量捕捉片面的訊息而後詮釋與反應。你的神性與靈感才是一切的源頭,蘊含所有的可能性,隨著祂起舞,每一個行動都化為翩翩舞步。

由於意識與知性不能理解神性,也不能分辨究竟這是來自記憶的程式還是神性的靈感,那麼就持續清理吧,連神性都清除掉。因為在天堂,你就是天堂,沒有什麼需要寬恕更沒有神性這個詞,一切就是天堂。

零極限與奇蹟課程,前者是我的入門磚,後者是正在走的路,兩者神奇的相似與融貫。兩者都強調練習、操作、運用的重要,只有透過體驗你才能真正學會。放下思想、清除模式。擁抱零極限、感受愛的交流吧。

 

(五)1991.1.16 (重要的是與聖靈連結的「願心」。接納連結合一的狀態,不要分析與判斷。總是有重新選擇的機會。你可以活在真知狀態中。)

「你只能靠自己愈來愈有把握的「你與我同在」的這個經驗。是的。你和我是同一件事。」(合一)

「我們的關係是一種結合,而我們的對話和彼此的體驗,屬於一種共融。我們的交流再次證明了我們所在的實相境界。」

「接納這種「似真非真」而且難以分變得感受,不要試圖去分析它,只需向你以往那樣堅定地與我交流下去。也不要賦予它概念的界定與意義。」

「你是由我這兒(第四次元)經驗到我的,因為你也在這兒。」

「釋放小我(老搭檔)以及他兩極化的二元性知見之後,你會逐漸地提升,你會經驗到真實而完整的你,以及真神(上主)完整的自我呈現。」

「你的財富與收入來自於活在皈心狀態。」

「因為小我永遠有一堆未了之緣阻撓人的覺醒,它永遠都「還有一件」亟需處理的事情。在夢幻之境,從三次元的領域來講,人永遠都有最後一個「未了之願」。」

「你的完整性來自於清醒地活在「家」中。如果我們的對話是唯一讓你意識到自己以安返家園的體驗,那麼,這一連結就成了你生命的終極答覆,它能治癒你的匱乏幻境。」

 

(六)1991.1.18 (連結,乃是真理實相。自性。正心。強調密切保持連結的重要性,唯有如此真我經驗才會愈來愈深。)

「你必須從我的角度去看待此事。若說過往的你,一直做著你的南柯大夢,一頭栽了進去,對你本來的面目與真實家園渾渾噩噩,毫無覺知,而現在的你,該怎麼說呢,混沌初開,已有了些許意識能認出我的臨在,進而瞭解到自己必須到「我這兒」(第四次元),才能經驗到真正的我。」

「別試圖在夢境的層次上分辨真偽。你必須明白,你是心甘情願地傾聽夢境外的我,把注意力置於我的臨在,也因而才會注意到夢境外的你。」

「但你只是渾噩無明地去做「一些該做」的事,那根本稱不上任何成就。別擔心,這場夢既不會咬你,也毀不了你。你少放點心思在夢裡頭,也不會危害到你的生存。」

「你只是單純地想看見,而這份「渴望」,就是在「看」。你會看到的,如同你真心去「聽」就會「聽到」一般。」

「你對自己真正所在之處的那份好奇心,乃是開啟神聖大門的關鍵要素,它能消蝕「識帳」,使真知得以「再次」顯現。」

 

(七)1991.1.20 (以真理取代幻相。不要去研究被眼翳(有色眼鏡、框架)過濾後的幻相,也不要去研究眼翳。恢復覺性的轉化過程使你睏倦想睡,代表你正在穿越,你做得很好。)

「過去的連結已具體減輕了你的困惑。我發現,今天你的心似乎糾結住了,不得開展,而且相當不安。但這並不表示你的進展停滯不前,事實上,這反而顯示你正在持續進步之中,只是這進步仍需穿越阻力,穿越妥協,進而削弱這些抗拒,撼動這些妥協,使它們因缺乏凝聚性而漸漸瓦解。」

「安居家中乃是因應幻相的不二法門。幻相是無法修正的,你只能用真理的清明與對實相的經驗來『取代』幻相。這意味著你必須心甘情願地將你的注意力、你的好奇心,投注在實相中,而非著眼於改善幻相。」

「你唯一能擁有的同盟之誼、唯一不是幻覺的相互關係,就是與我(聖靈)之間的互動,與一位全然覺醒的人同在。祂能透過自己的悟境,向你顯示那一直遭你曲解的真相,也透過你對自己實相的專注經驗,祂方能為你照亮你自身的實相。」

「你的覺悟憑靠的不是看清過去或目前的眼翳,因為它雖然障住了你對實相的看法,但它仍然只是個幻相。無論是在眼翳去除之前或去除之後,所有試圖認清它的模樣的行為,都是無聊荒謬之舉,因它本身根本不具任何意義。」

「我一直提醒你,與我對話要睜著雙眼。」

「這事(恢復覺性的轉化過程使你睏倦想睡)的發生,只因覺醒(活在你的正念之境)對你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準備好迎接驚喜吧!準備好迎接出乎你意料的事,因為這個轉變已經啟動了!」

「你必須讓自己的心量擴展到足以擁抱你的實存,以及我的實存。」

「打從第一次對話開始,你與我就一直是在第四次元裡運作。」

 

(八)1991.1.25 (以第四次元的愛的視野來看待周遭發生的一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信任宇宙給予的一切經驗都帶來成長的禮物。時時連結,好好體驗當下的平安吧。)

「你的小我害怕什麼?它怕你發現它根本不存在。」

「當你的小我最囂張的時候,正是你可以輕易地溜出它的掌控,進入自由之境,進入你圓滿本質的最佳時機。如此,你才可能徹底瞭解你與我「在此」所進行的交流的真正意義。」

「那些妨礙你工作的生活小插曲是打哪兒蹦出來的呢?它真的不值得你關注嗎?它真的只是來搗亂的嗎?萬一它實際上是個逆增上緣,是來幫助你成長,讓你有更多機會選擇與我同在,且從我們共享的第四次元的視野來面對外境呢?我們的工作不正是要「就地在這個世界中」保持覺醒,要讓生命的實相在此運作,活出第四次元的境界嗎?難道你把這小插曲當成是「真的」假相,而不認為它是你對實相的曲解?你若能破除這個妄見,才能探見真正渾然天成的實相。……或者它只是實相用此手法巧妙地要求人們放下既定的觀念,你才可以認出並經驗到隱藏其下的實相呢?」p.90

「你正在恢復覺性。」

「要緊的是你心裡所講的話、所作的選擇,以及什麼才是真正值得你關注的事,什麼是不值得的。」

「其實答案根本不是來自於理解。答案並不是知識,而是來自安住於實相。」

「要知道,關鍵在於持續不斷地聆聽,且透過聆聽的過程學習信任。同樣的,當你進入新的聆聽層次,你仍必須這樣努力,方不致掉入老搭檔的身份,變成一個占卜問卦的靈媒,而中斷了第四次元實存覺性的偉大經驗。」

「這個當下,確實充滿真實的喜悅。那麼,就抱著好奇心去體驗這份喜悅吧!抱著好奇心去體驗這份心無罣礙的本有平安吧!」

 

(九)1991.1.27 (由知見轉變至覺性。活在當下。允許一切發生,接納一切的發生。唯一突破困境的方法,就是意識清明地保持連結。)

「你們必須瞭解,這並非是從一種知見轉變為另一種知見,而是從知見的角度轉變為覺性的角度。」

「請心甘情願地立於改變的關鍵點上,也就是與我同在之處,這也等同於要住在你的自性之所。自性總是在浪峰上,也就是說,它總是立於「動點」上,換言之,它絕不會處在知見的點上,絕不會立於對進步的感受或詮釋上。」

「活在當下,專注於你們的實存生命。然後,到了兩點或三點時,看看會發生什麼事;在五點或六點時,再看看會發生什麼事。但要時時刻刻牢記,是要從我們實存之境,與我一起去看。」

「你的收入來自於皈心狀態。」

「與我同在,與我對話吧。除了意識清明地與我交融結合外,不要讓任何事妨礙了你。……你便能體驗到生命的轉化。唯一突破困境的方法,就是意識清明地保持連結。」

「夢境是無法恆久不變的。因此,別試圖拖長夢境。」

「別在你知見的領域內尋找任何比持續不斷與我聯繫還重要的事。這是唯一重要的事。就放手去做吧。」

 

(十)1991.2.2 (知見只是一場夢。根本沒有幻相需要克服。每一步都要是你自發的,但聖靈會為我們打氣與鞏固每一步的基石。)

「關鍵在於與我同在,關鍵在於將你的注意力放在我們真正存在的「此地」。讓你的注意力停留在「我」這兒,讓這交流管道保持開放暢通,藉此你才能轉化知見,並覺察到自己乃是與我同在於「這兒」(Here。)」

「而你認為在那兒的每個人,其實都在這兒,與真實的你沒有差別。」

「一旦你的知見轉變後,你失去的,只是對這些事物的「妄見」,你並不是真正失去它們。」p.107

「夢中的熱鬧景象,給你一種危機感,令你不得不立即行動。它似乎總能給你某些表面看來充滿感受、使人活得起勁的事物,讓你一股腦去鑽營。然而,跟我在一起尋回你自己的那種可能性,並不會帶給你很多成就,只會幫你單純的存在,存在於清明之境。」

我選擇「根本沒有幻相需要克服」的這種體驗。

「我們一旦選擇平安,便等於釋放了衝突。二元化的對立境地會自然消失。」

「覺醒過程中意識的轉換是非常平和、寧靜、自然且水到渠成的。」

「真實的你就只是真實的你,清清明明、徹頭徹尾的你。」

「覺醒於你的正念之境所憑藉的那股動力,乃完全出自你的心內。」

「你從未離開過天國。你不過是做了一場夢。你根本沒有離開天鄉一步。」

「這完全是你的選擇,只有你能選擇回頭,將自己帶回你本來所在的實存境界。」

「你會得到你所有需要的支持,所有你需要的鼓勵,這並非為了要促使你更往前邁進,而是要鞏固你所踏出的每一步。你朝天鄉所踏出的每一步,都必須是你自發的,我們不會用任何理由說服你踏出下一步,但我們會給你理由,讓你能穩立於你節盡全力所跨出的每一步。」

「你認清了自身的神性。就就是進入天堂大門的通行證。」

 

(十一)1991.2.5 (真神的眼光:寬恕眼前的一切。臣服的經驗,更安全無懼,更平和喜悅。聖靈是啦啦隊。是你的覺性將你拉出卑微的自我感,聖靈只是在旁加油和鞏固你走出的每一步。)

「我們談的,是你對自己真實身份的清晰體驗;我們談的,是對完整且一無所懼的核心本質的體驗;我們談的是圓滿境界、是絕對臨在。我們談的,是順著你的天性自然會體驗到的本有平安。」

「你允許圓滿境界自然出現,而不憑著個人的責任感促使它發生。你身置自己在那個過程與運作中的角色。」

當你一離開真神的眼光去看事物時,你必然會經驗到某種形式的衝突,也就是經驗到非真實存在之物。

「你難道不想活得更真實,愈來愈不需要防衛?難道不想早日結束這趟返回天鄉的艱辛旅程,而直接安居於家中?」

 

(十六)1991.2.20 

「隨著存在感的崩盤,對實相的「解讀」也勢必崩盤。」

「在整個過程中,你唯一能做的所謂的三次元下的選擇,便是選擇「聆聽」,選擇待在這個俗智難測的「境地」。」

「你無法為真實存在下定義的,你只能「經驗」它。」

「希望你保持好奇心,不做任何預設,只要覆蓋於實相上的影像一消失,實相便會清清楚楚、完完整整地顯露出來。」

 

(十九)1991.3.8

「你任何的不安,都是因為你不順從你自性的要求所致。」

 

(二十)1991.3.14

「在此刻,實存生命的最佳表現方是就是「一無作為」。天心的臨在、知性的臨在、無上智慧的臨在、真實生命的臨在,正以這種方式表現與顯露祂自身。」

 

 

 

《零極限》(Zero Limits),這本去年超紅的。內容簡介:

藉由「四句話」的清理,清理自己與他人共有的記憶程式,清理自己的,自己獲得平靜,對方也得到療癒。

Hooponopono so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c5SGwRPv0o 

官網:http://www.self-i-dentity-through-hooponopono.com/ 


《無條件的愛----與心對話》(Love Without Condition),內容簡介:

作者保羅費里尼繼「寬恕十二招」之後,以老莊的散文筆法,細細描述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擁有的「無條件的愛」。他由大我的心境出發,以第一人稱的對話方式,直接與讀者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喚醒我們心中沉睡已久的愛,開啟那已被遺忘的智慧。

「寬恕十二招」、「無條件的愛」全書閱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a8eb50010095sb.html  

「真正的快樂」尚在翻譯中:http://www.wretch.cc/blog/happygrowth&category_id=11916742


人生畢業禮,內容簡介:

本書是保羅與Raj 一九九一年的對話記錄。對話日期雖有先後,內涵卻處處玄機,不論由哪一篇起讀,都會將你導入人類意識覺醒的洪流。

Raj 借用保羅的處境,提醒所有在人間孤軍奮鬥的人,唯有放下自己打造的防衛措施,才可能在自己的心靈內找到那位愛的導師。也唯有從這個核心出發,我們才會與所有弟兄相通,悟出我們其實是一個生命。

本書的價值不在書中的知識,而是讀者「你」。這個因著閱讀而與自己內在導師連結、由此開始覺醒的「你」,才是本書的焦點與核心。

作者保羅‧諾曼圖特(Paul Norman. Tuttle)原是一位失意的商人,在破產的打擊下,向宇宙求助,而得到Raj 的回應,從此放下世俗名利,開始心靈之旅。保羅於一九八二年二月七日展開與Raj的對話,傳遞Raj的訊息至今。二OO二年開始解說《奇蹟課程》,默默地為人類意識的覺醒而獻身。

(作者的靈性成長歷程:你就是答案、人生畢業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