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沒有人會把房子建立在橋上。
橋的目的是連結兩地,此地與彼岸。
橋是一個轉換,你可以決定過渡期有多長,你可以選擇調整期要多久。
無論如何,你最終必須行動,前往下一個風景。
你可以選擇現在穿越,也可以選擇明天。
既然知道即將風景明媚陽光燦爛,那何不現在就起步動身?
「你無需經歷一段調整期,因為要放棄這一切的並不是『你』」。
你不必做任何犧牲,只有小我需要時間來調整自己,以期有朝一日能進入天國。
真實的你一直在天國,只是幻想自己好像在別的地方而已。
你唯一必須做的,就只是「允許」。
允許自己有點好奇心,願意冒點險,走幾步險棋,把你習以為常的一切丟出界外,不見蹤跡。如此,你才能抽身出來,聚焦於真實的你所在之處。
《人生畢業禮》(十七)p.176-177
Raj: 每一個人都切心想要覺醒、想要開物,甚至不惜犧牲一切。哈!哈!哈!你看到其中的不捨了嗎?這真的意味著要人捨棄小我,而那正是人們用來過日子的虛幻身份。你甘願在二月七日覺醒嗎?你甘願在一月二十六日覺醒嗎?
Paul: 照你暗示的,對二月七日我並沒有選擇餘地,但我倒是可以選擇一月二十六日。
Raj: 碰巧你對了。但,保羅,你注意到了嗎?你這個思維過程,本身就有迴避的心態。
《人生畢業禮》(八, 1991.1.25)p.91-92
全站熱搜